Thursday, April 14, 2011

論古典邏輯中條件句的真値條件

我在這裡看到有人詢問如何理解古典邏輯裡頭的條件句。古典邏輯中對條件句的定義是「只有當條件句的前項為真後項為假時,條件句的真值才為假,否則該句真值為真。我們可用真值表表述如下:

P (前項)
Q (後項)
P → Q (條件句)
T
T
T
T
F
F
F
T
T
F
F
T

相信有不少比例的學生在邏輯課上到這個部分的時候撞了牆為什麼最後兩列的値會是T呢?

不知道當邏輯教師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會怎麼回答呢?

常見的回答似乎有兩種:一種是告訴你古典邏輯就是這樣定義,背一下考試畫真値表畫得出來就好了;另一種回答是跟你說「嗯,這是個好問題,學界對此也有很多疑惑與討論」,然後丟出一張長長的文獻清單,要你自己去尋找答案。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一個最好的回答,但是上述這兩種回答顯然都不夠好。

我自己是用有效性這個概念來理解條件句的。在古典邏輯中,一個有效的論證就是不可能從真前提得出假結論的論證。

若一個論證前提為假而結論為真,它是不是一個有效的論證呢?根據上述的定義,這個論證是有效的,因為這個論證不可能從真前提得出假結論。一個前提不全真的論證,可以有真的結論也可以有假的結論,可是這個論證一定不會出現「真前提假結論」這樣的狀況,因此根據上述定義它一定是一個有效的論證。

我們或許會納悶,這樣的論證還算是論證嗎?論證難道關心的不是前提與結論之間的關係嗎?為什麼古典邏輯要保留這樣的論證呢?

一個理由是,古典邏輯關心的是真値保留 (truth-preservation) 的問題如何確保真前提的真值被保留到結論中:一旦我們確定一個論證是有效的,再加上知道這個論證的前提為真,就可以確保結論為真。

前提不全真的論證並未違反這個系統性的要求,從古典邏輯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論證並沒有什麼問題。

在條件句中,我們經常關心的也是前項能否蘊含(imply)後項的問題,事實上,條件句P → Q~(P & ~Q)是等值的,後者的意思就是「不是P為真而Q為假」,放到P → Q上來看,就等同是「當前項真而後項假時,條件句中前後項的蘊含關係不成立」,對應到真値表上就是第二列「當P為真Q為假時,P → Q為假」;除此情況外,其他三列的可能組合P → Q都為真。

此外,也有其他邏輯教師對如何回答學生這個問題提出討論以下我轉述一個我覺得滿直接的解釋方式,不需要預設課堂外的補充知識希望對其他對此感到疑問的同學有所助益。這個問題說大很大說小很小,沒有什麼一定的正確答案,只要能讓自己想得通,就是合適的方法。

這個解釋只有兩點非常基本的預設P → Q中的 →  (a)一個不對稱的關係,而且(b)這個關係不是瑣碎可有可無的。

讓我們將所有可能的情況都列出來,再根據這簡單的假設,刪去不合適的情況。

P
Q
P → Q
可能1
可能2
可能3
可能4
T
T
T
T
T
T
T
T
F
F
F
F
F
F
F
T
?
T
F
F
T
F
F
?
F
T
F
T

可能1:這一欄的真値跟Q的真値一模一樣;P → Q等同Q,不符合 (b) 的要求,故刪去。

可能2:在這一欄中,P → QQ → P的真値一樣,不符合 (a),故刪去。

可能3:跟可能2同樣問題,P → QQ → P的真値一樣,故刪去。

可能4:只有這一欄符合我們的兩點預設。

據原作者表示,他的學生對這個解釋的反應普遍不錯,你覺得如何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